為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揮教育技術裝備的保障功能,貫徹落實教育部最新頒布的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加快基礎教育領域教育技術裝備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進程,提高新儀器、新設備、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效益,探索地理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積極推動數字星球系統在基礎教育新課程中的應用,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與淄博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新課改、新標準、新裝備—數字星球系統史地教學應用現場會于2007年7月16日在淄博召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鄭增儀副司長、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劉詩海副所長、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理科室劉強主任、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關延平處長、省學校生產供應管理處張永昌科長、市政府段立武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尚秋云、市教育局張洪亮局長出席了會議。山東省部分地市教育系統的領導、專家,市教育局黨委成員、各科室站負責同志,各區縣教育局局長、分管局長,市區教育技術裝備、教研、基教科室的負責同志,部分中學的校長和地理、歷史學科教研員、任課教師等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劉詩海副所長主持,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洪亮代表承辦方致歡迎辭;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理科室主任劉強進行了數字星球系統史地教學應用案例的動態演示講解,市政府段立武副市長就淄博市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發表講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鄭增儀司長為淄博作為山東省數字星球系統培訓基地授牌并作了重要講話,會后,與會人員參觀了全國首家數字星球實驗室--淄博第五中學數字歷史地理實驗室。
現場會上,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劉強主任為與會人員進行了“數字星球”系統的精彩演示,大家深深地被“數字星球”系統所吸引,“數字星球演示系統”通過數字視像圓球體屏幕進行動態演示,可以讓中小學生從外太空看地球,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全球視野,非常生動;它通過連接互聯網、遠程控制實現資源共享,它可以演示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史地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充分整合。為我國基礎教育從全球性、整體性、綜合性和區域性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學習、了解宇宙和地球環境,了解目前的資源、環境、人口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了一個強大的、信息化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