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裝備工作,建設是前提,配備是條件,管理是手段,使用是目的。教育技術裝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為此,我們在抓好“建、配”的基礎上,強化管理和使用,以制度為保證,以“兩率”(設備完好率和使用率)為抓手,充分發揮裝備的使用效益,提高學生利用信息資源自主探究學習和實驗技能操作實踐能力。
一、強化領導,為加強教育裝備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東營區高度重視教育裝備工作,把裝備建設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一是建立領導機構。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局機關有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區教育裝備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區教育裝備工作。二是加強工作機構。充實區教育局教學儀器站管理人員,加強對實驗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學校教學儀器裝備管理維護的指導。三是規劃裝備進程。領導小組每年根據工作實際制定年度裝備工作計劃,“教育裝備”單獨列項,分解落實到各層面全員目標管理體系中,不斷加強督導調度。各鎮(街道)教育辦公室主任、區直學校校長是裝備工作第一責任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安排專人負責教育裝備工作,形成了領導干部重視教育裝備,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學習、運用裝備進行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
二、加大投入,為加強教育裝備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東營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和統籌調控力度,形成了以政府投入為主體,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良好局面。一是教育投入實現“三個增長”。二是強化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征管力度。全額撥付教育部門使用。06年“三免”資金590萬元全部撥付到位。為進一步加強教育財務管理,在區會計核算中心設立教育專柜,統一管理全區農村中小學財務。三是投入渠道不斷拓寬。鼓勵有條件的村居、企業和個人投資教育事業,改善辦學條件。特別是近年我區教育工作發展的成績和勢頭,感召著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人關心、支持教育事業。城區村居在支持學校發展方面,已經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實驗教學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以“普實”為契機,全面提高學校實驗教學裝備水平。累計投資2200萬元,用于加強實驗室設施建設,改擴建實驗用房,購置教學儀器、器材。04年底,我區順利通過“普實”驗收。東營區高度重視農村學校教育裝備工作,積極籌措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一是實施了農村中小學課桌凳更新工程,為農村中小學更換課桌凳7539套,徹底解決了農村學生自帶課桌凳現象。二是投資80余萬元為學校購置教學儀器和音體美器材2.83萬件。三是投資100多萬元為學校配備了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34275冊,充實了學校的圖書室、閱覽室。四是新征土地124.84畝,投資224.4萬元為15處農村學校改、擴建運動場地,解決了這些學校長期沒有運動場地和運動場地不標準的問題。今年投資200余萬元實施農村中小學實驗臺、儀器櫥更新工程。為農村7處初中學校配備了高標準的初中理化生實驗室21個和為24處小學配備了高標準的科學(自然)實驗室24個,更換實驗臺2178座套、儀器櫥 612立方米。截止5月底,全區農村學校實驗室、實驗準備室、儀器室煥然一新,農村學生也和城里孩子一樣,用上了標準實驗設施。
三、培養隊伍,為加強教育裝備管理和使用提供了人員保障
好的裝備必須要有一支責任意識強、勤于管理、善于服務、業務技術過硬的管理隊伍,才能保證裝備的完好率,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的使用效益。在抓好教育裝備“建、配”的同時,有步驟、分層次地開展了培訓學習活動,切實抓好管理隊伍建設。我們加強了對實驗教師的業務培訓和管理,把實驗教師的管理、培訓、考核列入對學校目標管理的內容,實行實驗教師持證上崗制度,為實驗教師和圖書管理員建立業務檔案。多次舉辦圖書管理員和實驗教師業務培訓、實驗教師技能競賽, 我區中小學實驗教師隊伍得到進一步充實和加強,人員趨于穩定,業務素質明顯提高。
四、建章立制,為規范教育裝備管理提供了健全的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制度。我局在參考省市有關制度的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符合我區實際、便于操作的規章制度,如《東營區中小學實驗室、圖書室管理細則》等。督促各學校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和管理細則,按要求統一上墻。二是規范賬冊。學校實驗室“三賬”齊全,物物有賬、賬賬相符、賬物相符。新增、損耗物品及時入、銷賬,實驗室管理初步實現了制度化、規范化。三是強化落實。將實驗教學情況納入了全員目標管理體系,加強過程監督,考核評估機制不斷完善。在全區開展“實驗室與實驗教學管理示范學!痹u估活動,督促學校進一步規范實驗儀器、器材的管理,不斷提高利用率。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利用效率
為促進全區中小學實驗室建設,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和教學儀器使用效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區教育局從05年組織小學自然(科學)檢測。從檢測的情況看,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時也暴露出學校間差距大發展不平衡,個別學校的領導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實驗開課率達不到上級要求,個別學校的個別同學實驗操作不夠熟練,實驗報告不完整等問題。在初中從1998年開始組織初中畢業生實驗技能考試,并以滿分20分記入升學成績。實驗操作考試和檢測是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測試,是對各學校開展常規實驗教學工作的一次檢驗,也是促進學校實驗室建設的一種手段。
六、積極開展實驗教學的研究活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積極開展實驗教學論文研究活動,鼓勵實驗教師積極參加山東省學校生產供應處組織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積極參與和開展課題研究,東營區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織的全國十五部級規劃課題“中小學素質教育中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實驗研究”的課題研究和管理中,成績突出,東營區儀器站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授予“課題研究和管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時鼓勵支持實驗教師自制教具,每年組織1-2次小學自然(科學)、數學學具應用優質課評選。通過開展活動,提高了全區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有力地促進了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